靈光消逝的年代,該如何重建藝術與人的連結?

  話說自當代藝評家亞瑟丹托(Arthur Danto)提出「大敘事終結」以來,藝術史便以1960年代為界,從現代主義邁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也就是總被歷史老師掛在嘴邊,謎樣且拗口的「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時期。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可以注意到,某些令人摸不著頭腦的奇怪流派已不再風行。取而代之的是各種跨域展演、挪用創作,和更多叫不出派別,卻一樣難懂的奇異作品。

  多元、變動、去中心……這些關鍵詞背後所代表的意涵——讓藝術獲得解放,不再需要被資產階級(Bourgeoisie)所定義——正是後現代所打算追求的。然而,革命顯然尚未成功,蘇富比佳士得依舊各領風騷。雖說藝術的確因後現代浪潮的折騰而消除流派之分,成了更加廣義的事物……但這並沒有為藝術與社會之間建立起更好的橋梁,反倒只是讓大眾倍感迷惑。

  既然曲高和寡,便將連商業利益也一併失去——讓人無須思考、只管享受的「文化工業」(Culture Industry)應運而生。同樣作為廣受批判的後現代特徵,觀眾可以看到「先讓英雄救貓咪」的套路在暑期強檔不斷重演,而某些樂壇大佬的新歌詞曲也越來越沒有特色……對於這種迎合市場的現象,有幾位學者抱持著「否定美學」的態度進行抗爭。在他們之中,又屬班雅明(Benjamin)的預言最為明確。

  「靈光消逝的年代」,是他在1930年代提出,認為原創價值將因複製品而降低的未來樣貌。針對這點,筆者以為自己的立場還蠻有趣的——畢竟如今就讀的圖文傳播藝術學系,正是機械複製的元兇。系上四大領域的其中兩大——攝影印刷,還分別改寫了藝術和傳播史,讓一切無從回頭。

  根據班雅明的說法,傳播學院根本就不該設在藝術大學裡。沒有大量複製就沒有傳播效益,我們可以看到普普藝術(Pop Art)或病毒行銷(Viral Marketing)手法在商業上有有多麼成功,但這些卻和班雅明心中的藝術有根本上之矛盾。事實上,筆者認為他真正想傳達的,是「那些不與金錢掛勾、追求唯一性的作品,才配擁有靈光(Aura)。」

  如此一來,便能看出藝術與文化工業之間必須要分流清楚的事實。請容筆者在此為混沌不清的未來提出個人見解——

  首先,擁有崇高理念、追求靈光的藝術家要想和大眾進行更多互動,就必須讓作品在脫離商業和拍賣會體制之餘,真正對社會公益起到正面的「實際」效用。以下舉出一個可供借鑑的案例:提出社會雕塑(Social Sculpture)理論的當代藝術家波伊斯(Joseph Beuys),曾在卡塞爾文件展(Kassel Documenta)進行大型植樹創作《七千棵橡樹》(7000 Oaks)。不論一般民眾對其藝術再多麼感到一頭霧水,期待視域(Horizon of Expectation)再如何空虛,也無法反駁這項行動為城市帶來綠美化之事實。

  至於文化工業,則需要更多創作者對其進行解構(Deconstruct),讓流水線式的生產方式迎來劇烈震盪。同樣提供知名的業界標竿做為參考:由知名腳本家虛淵玄擔綱系列構成,2011年播出的電視動畫《魔法少女小圓》(Puella Magi Madoka Magica),就顛覆了過去的相似作品,徹底將套路式的劇情結構破壞殆盡,成為至今為止在日本歷史上獲獎最多的動畫劇集。筆者私心也期待能看到對氾濫之異世界輕改動畫進行解構的指標性作品誕生——

有關 《魔法少女小圓》 ,可參考以下舊文——

  而那些不被認可具有靈光,卻又不甘被商業利益束縛的「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則應當藉由不斷傳播發揮政治效果,揭露深埋在陰暗之處的真相,而非成為政治美學化(Aestheticisation of Politics)的附庸。取代了身為總白痴化元凶之新聞產業,擔起第四權(The Fourth Estate)責任的紀錄片、紀實攝影和文學,將會是你我在未來對社會議題自由發聲之管道。

  當改良後的文化工業在世人心中種下獨立思考之種子,且藝術與紀實對各種話題軟硬兼施、雙管齊下之時,世界方能有所進步。而藝術與人之間,才有機會重新連結。

發表留言